2021年12月30日,“中技所-中关村担保-长江-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发布会在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举办。作为北京市首个专利许可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获批总规模达10亿元,首期正式发行规模3.37亿元。这一项目不仅为15家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还是对北京“两区”建设的有益探索。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要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正是该体系方案的四大要素之一。该项目首批获益的15家高新技术企业,包括5家节能环保企业、7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2家医药健康企业和1家现代农业企业,覆盖低碳经济、数字经济、医疗健康和现代农业等高精尖行业,下一步计划入池的企业中还包括4家专精特新企业,用实际行动说明了我国对高研发投入的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利用企业持有的“资产”所产生的稳定现金流,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它可以有效帮助创新型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拓宽其融资方式,充分体现企业专利的价值,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加快创新发展。近两年来,各地政府纷纷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发布配套文件给予政策支持,这让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获得了更低成本的融资。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国在沪、深证券交易所累计发行了44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际募资111亿元。
尽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势头良好,但是任何一种金融创新都有一定的风险。和传统企业稳定的现金流不同,知识产权证券化中创新型企业的基础资产是以其持有的知识产权为基础,这就意味着知识产权价值不稳定、政策变动、底层企业违约等因素都可能带来风险。如何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如何实现收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如何设计更好的风控措施等等,都是知识产权证券化实现规模化和市场化道路上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