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无效是专利权授予以后可能会经历的阶段,一般伴随着专利侵权诉讼。可能是被告专利侵权后,请求专利权无效,也可能是觉得有产生侵权的风险,预先做无效。不管是哪一种,都要经过专利无效程序,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专利无效程序的流程。
1、形式审查
专利复审委员会收到请求书后,首先进行形式审查,包括无效宣告请求针对的专利,是否已经授权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书是否符合格式要求;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是否属法定理由等。
2、合议审查
在无效宣告程序中,合议组通常仅针对当事人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的范围、理由和提交的证据进行审查。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文件的修改仅限于权利要求书,不得扩大专利保护范围,不得超出原始公开的范围。专利权人针对请求人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可主动缩小专利权保护范围。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不得修改专利说明书和附图,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权人不得修改图片、照片和简要说明。当事人可以选择和解。
3、口头审理
当事人可以依据下述理由,请求合议组口头审理(开庭审理):
(1)当事人一方要求同对方当面质证和辩论;
(2)需要当面向合议组说明事实;
(3)需要实物演示;
(4)需要请出具过证言的证人作证。
4、无效宣告请求审查
决定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分为三种类型:
(1)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
(2)宣告专利权部分无效;
(3)维持专利权有效。
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生效后,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和公告。当事人不服无效决定,可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