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发明或者设计在获得专利权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我国法律还规定了专利无效程序,这也是为了维护专利的公正性,维护公众的利益。在实践中,一些专利权人在进行维权时,往往会收到被告的专利无效申请,那么,在诉讼过程中申请专利无效,法院会如何处理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
一般来说在诉讼过程中申请专利无效,法院应当中止诉讼,但是也有例外。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
1、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的被告请求中止诉讼的,应当在答辩期内对原告的专利权提出宣告无效的请求。
2、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被告在答辩期间内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诉讼,但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中止诉讼:
(1)原告出具的检索报告未发现导致实用新型专利丧失新颖性、创造性的技术文献的;
(2)被告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使用的技术已经公知的;
(3)被告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所提供的证据或者依据的理由明显不充分的;
(4)人民法院认为不应当中止诉讼的其他情形。
3、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被告在答辩期间届满后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不应当中止诉讼,但经审查认为有必要中止诉讼的除外。
4、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或者经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维持专利权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被告在答辩期间内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诉讼。
5、人民法院在审理侵犯专利权民事案件过程中,当事人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有关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在法定期间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该侵犯专利权民事案件可以不中止诉讼。但是,根据现有证据材料,受理该侵犯专利权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认为继续审理与相关专利行政案件的判决结果可能发生冲突的,经当事人书面申请,也可以中止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