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文章/   News
常见问题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文章 > 常见问题

专利无效是什么意思?

 最后更新:2021-06-03  浏览:1954次

国家鼓励发明创造,并且出台《专利法》保护发明创造的专利。但是很多专利权人在申请成功几年之后,忽然有人请求宣告该专利无效。那么,专利无效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会被专利无效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

 

专利无效素材图

 

专利无效是什么意思?

 

专利权无效是经第三人申请、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对已授予的专利作出无效的决定。专利权被授予后,如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任何人和单位均可依专利复审程序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利权无效。我国专利权无效宣告制度的设置,是为了纠正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不符合专利法规定条件的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的错误决定,维护专利权授予的公正性。

 

什么情况下会被专利无效?

 

导致专利权无效的“情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不符合专利授予条件

 

包括:发明、实用新型的主题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或实用性;外观设计专利的主题不具备新颖性或者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2、专利申请中的不合法情形

 

说明书没有充分公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规定的范围;专利权的主题不符合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的定义;同时申请的协商授权原则;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书不清楚、不简明或者缺少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

 

3、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

包括: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情形;科学发现等法律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4、重复授权的情形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即一个发明创造只向一个人(最先申请的人)授予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出现上述情形不能取得专利权,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可以宣告其无效。 

 

除了以上情形,专利的权利要求书不明晰、不短小精悍;专利公开的信息非常少;权利要求书没有说明书以依据;请求的专利超越规则的维护规模都会引起“无效宣告程序”,而且被部分无效的可能较大。